英诚百科

YC Encyclopedia

中国 “一带一路” 下的海运明珠:比雷埃夫斯港与瓜达尔港剖析
发布日期:2025-05-21 14:59:40 阅读量:9
分享:

在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构建的宏伟蓝图中,希腊比雷埃夫斯港(比港)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(瓜港)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,成为中国国际海运布局的关键战略支点。二者在功能定位、运营模式以及区域影响力等方面特色鲜明,共同为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的推进贡献力量。接下来,英诚物流为您深入解析这两大港口的独特之处。

功能定位:欧洲与南亚的差异化担当

比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,成为连接中欧贸易的 “海陆双通道” 关键枢纽。作为地中海最大的集装箱转运中心,它的存在极大地提升了中欧之间的贸易效率。借助中欧陆海快线,货物周转时间大幅缩短 7 - 11 天,其辐射范围广泛,能覆盖 9 个国家的 1500 个内陆点。从业务数据来看,2024 年比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479.22 万标箱,邮轮业务收入增长 15.5%,渡轮运输旅客超过 1700 万人次。如今,比港将发展重心放在提升多式联运效率与高端服务能力上,积极推进绿色智慧港口建设。比如引入岸电系统,有效减少船舶碳排放;部署 5G 技术,实现装卸自动化,2025 年单柜能耗相比 2020 年下降 12%,以科技手段推动港口的可持续发展。


国际海运


瓜港的定位则围绕 “资源通道 + 产业腹地” 展开。它地处中巴经济走廊终点,战略意义非凡。瓜港自由区已吸引 40 余家中巴企业入驻,直接投资超 30 亿元人民币,重点发展渔业加工、能源转运及区域贸易等产业。2025 年新国际机场投入运营后,瓜港成为中亚国家经巴基斯坦向阿拉伯海出口油气资源的重要枢纽,在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,有效降低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能源依赖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,瓜港侧重扩容,东湾快速路通车后,货物从卡拉奇到瓜港的陆运时间从 20 小时缩短至 12 小时,海水淡化设施也解决了当地 75% 的淡水需求,为港口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运营模式:全产业链与综合开发的不同路径

比港采用 “港航贸一体化” 的运营逻辑。中远海运控股比港公司(持股 67%),整合了集装箱码头、汽车船码头、修船业务及物流仓储等业务,构建起覆盖航运全链条的盈利模式。2024 年,修船板块收入逆势增长 0.6%,汽车船码头吞吐量达 24.8 万辆,依托中欧陆海快线,海铁联运收入占比提升至 38% 。这种运营模式依托成熟的欧洲市场规则,通过参与欧盟绿色 C 端口项目优化环境监测,获得 IAPH 认证提升国际信用,不断提升港口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

瓜港选择的是 “港口 + 城市” 综合开发模式。中国港控不仅负责港口运营,还主导自由区建设、职业培训中心及中巴友谊医院等民生项目。例如瓜达尔自由区二期规划 2221 英亩土地,引入冷链物流和家电组装产业,并配套建设日处理 120 万加仑的海水淡化厂。虽然这种模式在前期需要承受较高的基建投入与安全成本,但 2025 年瓜港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超 3000 个,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成效显著,实现了商业回报与社会效益的平衡。


比港和瓜港的发展模式,分别代表了 “成熟市场升级” 与 “新兴市场拓荒” 的不同路径。比港通过技术迭代提升附加值,瓜港通过基建先行激活区域经济潜力。它们在中国 “一带一路” 国际海运布局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,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

若您在国际物流方面有任何需求,无论是货物运输、物流方案规划,还是对 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港口相关的咨询,都可以联系英诚物流。英诚物流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团队,将为您提供专业、高效的一站式物流服务,助力您把握 “一带一路” 带来的发展机遇。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财报、巴基斯坦计划发展部公开文件及欧盟港口可持续发展报告,具体运营指标请以官方最新披露为准。